第九十二章 登高追昔-《长安卿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宝缨闻言自是应了,二人相携而去,只见叠石独特,磴道盘曲,李绥也难得兴致地提起裙子登上一人可过的山梯,转而伸出手来接李绥,待她们一步一步攀至藤萝掩映的小道来到山顶,顿觉视野开阔,有豁然开朗之感。

    见宝缨眸中微怔,似是被这开阔的景致所感染,李绥抿唇看去,秋风阵阵拂过,吹得二人衣裙也随之翻飞,但一看到脚下的古柏老槐、奇花异草正是苍翠,星罗棋布的亭台殿阁和漫雪纷飞的海棠树林,还有更远处的苍山,碧水,便觉得这绮丽的风光已是抵过了凛凛寒风。

    这一刻李绥才恍然记起,前世里方坐上太后之位的那一年,一是为拉拢手握重兵的赵翌,二来也是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,她便佯装召赵翌来这锦绣山登高,彼时赵翌正是不惑之年,却是寡然一身,相谈间她随口提及他孑然一身,又无家人,难免孤单,因而打算从宫中御女中选上几个出挑的,送与他近身侍奉。

    未曾想赵翌并未立即答应,也未出口推拒,反倒是站在离她咫尺的距离,冷淡地扫了眼那些年轻貌美的御女,转而定定逼视着她莫名来了一句:“太后背后家族繁盛,身旁侍从众多,可曾日日觉得热闹?”

    “若无一知心解意之人,便是富有天下,又与一人立于世何异。”

    那时骤然听到此话,她尚且怔楞片刻,但再见他眸色深邃认真,她便明白了,赵翌这是不仅回绝了她,反倒还以牙还牙堵了她的嘴。

    一场君臣交谈自然是不欢而散,可未曾想离去时,赵翌却又拱手向她谢恩,还将那一众御女皆毫不客气地接回府里,只是后来她听闻,赵翌将那些女子虽是接进了府,却并未临幸,不过是好好的养在府里,常常陪他饮酒作乐,弹琴说笑罢了。

    直到后来李绥渐渐觉得,赵翌那一番话说的并没有错,的确,她那一生都在周围人的敬仰、逢迎中度过,无论是郡主、太子妃、皇后,亦或是太后、太皇太后,只因着她的这些身份,她的一生都注定繁花似锦,所以才造就了她谋划盛世河山的野心,可最终跳下城楼时她才明白,这一切太过顺畅,顺畅的犹如烈火烹油,待到锦绣散尽时,便是无尽的悲凉。

    要说热闹。

    如赵翌所言,她背后曾站着拥有百年历史,子弟众多的李氏家族,出行间动辄千百人陪伴侍奉,朝堂上更是一人呼万人应,可她觉得热闹吗?
    第(2/3)页